慢病防治,听听主战场的“指挥官”怎么说(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院长吴志勇介绍,医院以医共体建设和县乡村一体化为抓手,促进慢病管理。“在糖尿病管理方面,医院内分泌科通过不断下沉,几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院长吴志勇介绍,医院以医共体建设和县乡村一体化为抓手,促进慢病管理。“在糖尿病管理方面,医院内分泌科通过不断下沉,几年来组织了100多场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教育,建立了五个微信群,为2400多名‘糖友'提供健康管理工作。”内分泌科扎实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认可,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验收。通过不断下沉和培训,明光市在慢病管理方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在慢病防治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吴志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支持还不到位,与公卫系统联动不够密切,慢病监测的机制还不完善,患者的信息管理处于碎片化管理阶段、绩效考核方案有待完善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嘉宾围绕医院慢病管理的进展、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互联网技术对慢病管理中心的影响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他表示,“千县工程”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延续,是《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投资导向,是《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硬件部分,是一流县医院落实“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落实《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分级诊疗的县域实现途径。
慢病防治的“主战场”
“对于慢病防治来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是主战场,县域医共体和信息化建设是主要抓手。作为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县医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近日召开的“千县工程大直播(第22期)”中,多位参加直播的县级医院管理者表述了这一观点。而他们也正是“慢病防治战”的重要指挥官之一。
河北省故城县医院一直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佼佼者。故城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居艳梅认为,慢病管理与医共体建设相辅相成。她总结了医院在慢病管理方面的三个做法:一是立足于早,精准识别。“慢病防治,首要在筛查。体检是筛查隐病的有效手段,早检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逐渐成为共识。体检科三年数据显示,个人体检人数约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长。” 二是层层设防,多重干预。“慢病防治不利将演变为重病,防治得好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日益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医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作为,多层次、多角度防治慢性病。”
作为本次直播的主持人,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尹建伟表示,2021年,《“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县医院要依托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形成与县域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联动,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对于县医院来说,慢病管理中心是“千县工程”文件要求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医院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当前,很多医院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行多部门有效联动”如何跟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如何借助医共体更好地发挥作用”等,这些路径也都不太明晰,但无论如何,县医院都要不断完善慢病防治体系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张彤表示,慢病管理是一个是县、乡、村一体的医防融合,医保参与、政府推进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是基础条件;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是重点;监督考核、绩效管理是关键。”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彤认为,“要想做好慢病管理,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必须有医疗机构的参与,二是县乡村一体化发展,三是要有信息化的支撑。” 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公卫部门牵头在做慢病管理,医疗机构没有参与到其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防管”的脱节。对患者来说,缺乏早发现机制,导致健康受损,丧失救治黄金期,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对医院来说,也要面临医保扣费的局面,影响发展。“只有实现了县域一张网,一盘棋,一本账,才能真正做好慢病管理。” 在慢病防治方面,兴化市人民医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首先是完善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利用智慧家医信息系统和服务随访包、通过平板电脑和电子健康设备与居民现场签约履约。相关数据可同步上传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快捷、高效、改善群众服务感受。其次是打造了兴化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8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由医院负责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诊断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减轻了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负担。再其次是成立慢病管理团队。从2021年10月到现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已经成立了6支县乡村一体化的慢病管理团队。
文章来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网址: http://www.zhyyglzzzz.cn/zonghexinwen/2022/0608/807.html